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沈阳KTV招聘网 > 沈阳热点资讯 > 沈阳学习/知识 >  有人问“人死之后形神俱消留下的名声也就像蝉蛇蜕化后的皮壳像鸟

有人问“人死之后形神俱消留下的名声也就像蝉蛇蜕化后的皮壳像鸟

2022-06-06 08:50:18 发布 浏览 431 次

有人问:“人死之后形神俱消,留下的名声,也就像蝉蛇蜕化后的皮壳,像鸟兽经过后留下的踪迹一样,与死人有何关系,而圣人却用它来教化百姓呢?”回答说:“是为了勉励。勉励人们树立名誉,就能得到实效。况且褒扬一个伯夷,就会在千万人中形成清正的风气;褒扬一个季札,就会在千万人中形成仁爱的风气;褒扬一个柳下惠,就会在千万人中形成贞操的风气;褒扬一个史鱼,就会在千万人中形成正直的风气。所以圣人希望这类有美好名声的人不断出现,美名一直流传在世上,这意义不是很大吗?天地如此之大,人们无不仰慕美名,大概是因为人的性情,都喜欢善的东西。再说,祖先的好名声,对子孙来说就像是冠冕华堂,自古至今,获得祖先的声誉荫庇的人实在太多了。多行善事,树立名誉,就如同造房和种树,在生时获得它的利益,去世后又能泽被后世。世上的庸人,不了解此意,如果他们与那些美名与灵魂一起升华,与松柏一样长青的贤人相比,实在是太愚蠢了!”

涉务第十一

涉务,即专心致力于世务。本篇指出“士君子之处世,贵能有益于物”,批评了那些整日高谈阔论,“不知几月当下,几月当收”,于家于国毫无用处的贵族子弟;认为不论哪一种事务,只要能做到精通的地步,就能既有益于国家,又有益于自身。

士君子之处世,贵能有益于物耳,不徒高谈虚论,左琴右书,以费人君禄位也。国之用材,大较不过六事:一则朝廷之臣,取其鉴达治体,经纶博雅;二则文史之臣,取其著述宪章,不忘前古;三则军旅之臣,取其断决有谋,强干习事;四则藩屏之臣,取其明练风俗,清白爱民;五则使命之臣,取其识变从宜,不辱君命;六则兴造之臣,取其程功节费,开略有术,此则皆勤学守行者所能辨也。人性有长短,岂责具美于六涂哉?但当皆晓指趣,能守一职,便无愧耳。

治体:指国家的体制、法度。

藩屏:藩篱屏蔽,比喻藩国。

程功:衡量功绩,计算完成工程的进度。

士大夫处身立世,贵在能够做一些有益于人的事,不能光是高谈阔论,无事研习琴书,虚耗君主给他俸禄官位。国家使用人材,大体不外乎六个方面:一是在朝廷处理政务的大臣,需要他通晓治理国家的体制纲要,满腹经纶,博学文雅;二是掌管文史的大臣,他要能撰写各种典章法令,不忘前代经验教训;三是统领军队的大臣,他要能机智多谋,勇于决断,熟悉用兵之事;四是驻守边疆的大臣,他要能熟悉当地风俗,为政廉洁,爱护百姓;五是出使外邦的大臣,他要能机智灵活,随机应变,不辱没君王的使命;六是负责兴造的大臣,他要能考核工程节省费用,在节省开支的基础上多做事情:这都是勤奋学习、品行端正的人所能办到的。只是人的秉性各有长处和短处,哪能强求这六个方面都做好呢?只要对这些都通晓大意,而做好其中的一个方面,就可以心无愧疚了。

吾见世中文学之士,品藻古今,若指诸掌,及有试用,多无所堪。居承平之世,不知有丧乱之祸;处庙堂之下,不知有战陈之急;保俸禄之资,不知有耕稼之苦;肆吏民之上,不知有劳役之勤: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。晋朝南渡,优借士族;故江南冠带,有才干者,擢为令仆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,典掌机要。其余文义之士,多迂诞浮华,不涉世务;纤微过失,又惜行捶楚,所以处于清高,盖护其短也。至于台阁令史,主书监帅,诸王签省,并晓习吏用,济办时须,纵有小人之态,皆可鞭杖肃督,故多见委使,盖用其长也。人每不自量,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,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。

品藻:评议鉴定等级。

晋朝南渡:指建武元年(317)西晋灭亡,司马叡南渡并在建康建立东晋一事。

冠带:士族、缙绅的代称,以其戴冠束带故称。

我见到世上的文学之士,评议古今,好似指点掌中之物一般,非常熟悉,但等到真正让他们去处理实际事务时,却多数不能胜任。他们生活在太平之世,不知道有丧乱之祸;身在朝廷之上,不知道有战争激斗的危急;享受安定的俸禄,不知道百姓春种秋收的辛苦;肆意横行于吏民头上,不知道从事劳役之人的奔波之苦:所以他们就很难应付时世和处理政务。东晋南渡之后,朝廷对士族优待宽容,因此江南的文士缙绅中凡是有才干的,就能提拔到尚书令、尚书仆射以下,尚书郎、中书舍人以上,执掌国家机要。其余只懂得一点文义的人,多半迂诞浮华,不涉世务;有了点小过错,又不好严厉杖责,因而只好把他们放在一些名高职轻的位置上,来遮盖他们的短处。至于那些台阁令史、主书、监帅、诸王的典签、省事这一类的职务,都要求对官吏的那一套工作通晓熟练,处理事务,适应需要,他们即使有粗鄙小人的种种毛病,也可以对他们实行鞭打的刑罚,所以他们反而多被委任使用,这是利用了他们的长处。人往往没有自知之明,世人都抱怨梁武帝父子喜欢粗鄙小人而疏远士大夫,这也就像眼睛不能看到眼睫毛的道理是一样的。

梁世士大夫,皆尚褒衣博带,大冠高履,出则车舆,入则扶侍,郊郭之内,无乘马者。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,给一果下马,常服御之,举朝以为放达。至乃尚书郎乘马,则纠劾之。及侯景之乱,肤脆骨柔,不堪行步,体羸气弱,不耐寒暑,坐死仓猝者,往往而然。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,未尝乘骑,见马嘶喷陆梁,莫不震慑,乃谓人曰:“正是虎,何故名为马乎?”其风俗至此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