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之所生,本在五味,阴之五宫,伤在五味。是故味过于酸,肝气以津,脾气乃绝;味过于咸,大骨气劳,短肌,心气抑;味过于甘,心气喘满,肾气不衡;味过于苦,脾气濡,胃气乃厚;味过于辛,筋脉沮弛,精神乃央。是故谨和五味,骨正筋柔,气血以流,腠理以密,如是则骨气以精。谨道如法,长有天命。
五味: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。这里指饮食的五味。
五宫:五脏。五脏,古文作“五藏”。“藏”本为藏物之处。古人认为,五脏是储藏精气之所,故命名为“藏”。后又造“臟”以与普通藏物之处相区别。简化作“脏”。宫,上古泛指房屋。房屋为人之居所,所以,“宫”与“藏”意义相同,故五脏也称为“五宫”。
津:渡口。这里引申为“聚集”。
短肌:皮肤干枯,不润泽。
气抑:气郁滞不舒。
濡:濡滞。
厚:反训为“薄”。
沮:败坏,衰败。
央:通“殃”,受伤。
阴精的产生,来源于饮食五味的营养,但是,贮藏精血的五脏,又因为过食五味而受伤害。所以过食酸味,会使肝气集聚,脾气就会衰弱;过食咸味,会使骨气受伤,肌肉枯槁,心气也就郁滞了;过食甜味,会使心气喘闷,肾气就衰弱了;过食苦味,会使脾气濡滞,胃气也就薄弱了;过食辛味,会使筋脉渐渐衰败,精神也就颓废了。所以谨慎地调和五味,使得骨骼正直,筋脉柔和,气血流通,腠理固密,这样,就会气精骨强了。谨慎地按照养生之道的法则去做,就可以享受自然的寿命。
金匮真言论篇
金匮,金属制成的藏书柜,用来收藏重要的书籍。真言,真理之言。本篇论述了“五脏应四时”的理论。根据五行学说,中医学建立了以五行为内核,四时(五时)、五方为间架,五脏为中心,配合以人的五窍、五体、五华、五志等及外界的五色、五味、五音、五畜、五谷等,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统一的医学宇宙观。这就是“五脏应四时”的理论。这部分内容是中医学的理论核心之一,所以名《金匮真言论篇》。该篇还论述了外邪触犯人体的发病规律和特点,对阴阳学说也有初步的论述,并且提出了“精者,身之本”的重要命题,对保精养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。
黄帝问曰:天有八风,经有五风],何谓?